【实证翻译】中国汽车厂“无组织”的工人罢工:2010年佛山南海本田事件
导读
2010年的南海本田变速箱厂的罢工是中国工人行动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罢工的工人在没有官方工会背书的情况下,组织罢工,发放传单,选举工人代表,并联系媒体和政治人物寻求支持。这场罢工不仅为厂内工人赢得了工资涨幅(约原工资的三分之一),也对其他工人起到了示范效应,类似的罢工行动在整个产业链上蔓延开来。
本文梳理了本田变速箱厂罢工的全过程,借用 E. T. Hiller 对“无组织”的工人罢工的理论,分析了这场罢工何以发生、壮大并克服各种制度性的阻碍,成功与企业进行集体谈判并实现了工人提出的诉求。
现有的劳工文学、报道中,已有很多关于这场罢工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翻译本文,对理解南海本田罢工的来龙去脉提供一份新的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延申阅读,比如 这篇工人代表自述 或 这篇大事记合辑 。
关键词:罢工;工资;集体谈判;珠三角;汽配厂;国际声援
译者:荷丹片
校对:深海大乌贼
专题导言
在中国,罢工从来没有被政府允许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没有行动的可能。从2010年南海本田罢工,到2014年裕元上万工人停工,再到近年技术行业的网络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