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无休止的加班、PUA的领导、看不到前路的职场:白领打工人互助表中的邪恶三角

无休止的加班、PUA的领导、看不到前路的职场:白领打工人互助表中的邪恶三角

核心发现:广告业为主的白领打工人在“打工人互助表”中呈现出以情感厌恶为主的对职场环境的厌弃。劳动条件问题,包括无休止的加班、不公平待遇、滥用试用期等,是最主要的不满来源。紧随其后的是工作环境与文化问题以及领导层的管理不公、偏见、PUA行为。性别歧视和性骚扰问题的频繁提及表明性别问题在这类白领行业中仍然严重。然而,尽管存在广泛的不满,几乎没有留言提及具体的反抗或集体行动策略,反映出在面对职场不公时,现阶段白领打工人可能缺乏团结和抗争的意识或能力。 关键词:白领、广告业、打工人吐槽 作者:深海巨兽 大约自3月12日左右,从上海和北京开始,大量广告从业者使用腾讯表格曝光所在公司的恶劣行径,包括强迫加班、性骚扰、管理混乱、工资低、裙带关系等职场问题。3月13日晚间,这些“打工人互助表”登上热搜,获得更多关注。与此同时,这样的做法也启发了更多其它行业的工作者,目前曝光内容已经涉及金融、传媒、互联网、景观建筑等领域,并引起广州、深圳、浙江、青岛、南京等地的白领劳动者自发组建表格参与。 后续,这场被人称为“
勘探师
【实证翻译】算法系统的伦理影响和外卖员的应对实践

【实证翻译】算法系统的伦理影响和外卖员的应对实践

导读 平台经济在中国飞速发展,每天数以百万计的身穿黄色或蓝色制服的外卖员穿梭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平台经济带来了新的工作模式,改变了劳动者与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逐利的、不透明的算法,越来越能够决定外卖员的工作与生活,却缺乏足够的、明确的监管。这些改变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算法加深了现实中的性别歧视,也将劳动者数字化与商品化。而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劳动者们也在资本与法律的夹缝中追求自己的权益:他们可以组建团结互助的社群、寻找算法的漏洞主动“掉线”,或者通过个人行动发出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算法系统、伦理、平台工作、外卖员、非正规行动、监管 译者:ibrido 校对:伊甸 正文 原文:Implications éthiques du système algorithmique et pratiques des travailleurs des plateformes de livraison de repas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勘探师
【实证翻译】促进工人团结的动态过程:平台经济中社交媒体与能动实践的交叉理论研究

【实证翻译】促进工人团结的动态过程:平台经济中社交媒体与能动实践的交叉理论研究

本文作者从工人运动的角度出发研究滴滴司机的集体行动。关注点不在于抗议行动的爆发、协商和变动过程,而是存在于行动之前、为行动提供土壤与可能性的基础。这些基础被作者称为“可供性”,在本文中被分为结社、话语、动员三层进行分析,分别指的是司机们互相联系彼此、形成反对话语、动员行动的可能性。作者将微信群视为提供这些可能性的基础设施,分析司机们的行动如何从零到有发展出来。此外,作者还特别发现,工人的社会经济特征也影响了他们如何团结,尤其是过去的工厂经历和男性性别霸权文化在团结过程中也产生了作用。这样的研究思路将工厂工人的行动与数字平台的工人劳动联结起来,提供了可能适用于更广泛行业范围的运动框架。
勘探师
【实证翻译】新经济中的旧冲突?中国外包平台上的骑手抗争

【实证翻译】新经济中的旧冲突?中国外包平台上的骑手抗争

不同于以众包劳动为主的许多西方平台,中国外卖平台高度依赖外包骑手来提供高质量服务。然而外包骑手是否会发起行动?如何发起行动?为何罢工?相关事件一般都是隐形的,亟待研究者去发掘。本文其中一位作者在华南地区担任外卖骑手长达18个月时间。透过局内人的观察与对骑手的访谈,作者发现外包模式经常引发骑手的集体行动,却又在很大程度上隐藏了这些行动。平台企业在外包模式中占据专制的主导权,而它与承包商、督导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勘探师
【实证翻译】工人对空气污染的默许:对中国煤矿工人的定性研究

【实证翻译】工人对空气污染的默许:对中国煤矿工人的定性研究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投资、推广“绿色经济”,并增加了对环保问题的宣传。与此同时,中国煤炭开采量仍在逐年稳步增长。煤矿工人,以及在矿区的居民们,仍然不得不面对持续的空气污染,承受严重的健康隐患。工人和居民们是否意识到,对她们健康以及他们身边环境的保护,需要限制煤炭的开采、燃烧?她们是否有可能提出对健康与环境的诉求,并通过集体行动来争取?本文作者在东北的一座煤矿县,采访了18位煤矿工人以及矿区居民。作者发现,工人和居民往往会对空气污染以及相应的健康危害采取消极态度。
勘探师
隐忍、认同与时间性——在法华人移民劳工的劳务市场与劳动控制

隐忍、认同与时间性——在法华人移民劳工的劳务市场与劳动控制

法国对工人权利的法律保护和结社支持都非常健全,而身处群内劳务市场的华人移民尽管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却并未寻求法律或者结社力量的帮助,而是对这种剥削持一种隐忍的态度。本研究以巴黎的华人移民劳工为例,探寻影响其抗争策略选择的多重因素,进而讨论国际移民背景下的劳动控制问题。本文先对剥削进行了类型学分析,然后指出造成该选择偏好的两种解释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移民工人的主体性形成的问题。
勘探师
【投稿】华南地区罢工的组织机制、工人积极分子的作用与罢工案例分析

【投稿】华南地区罢工的组织机制、工人积极分子的作用与罢工案例分析

本文为《Labor Activists and the New Working Class in China》专书其中第四到六章的翻译。这三章内容聚焦于罢工的组织方式、国家和资本对于工人行动的回应、工人积极分子、劳工NGO的参与、劳动法体系产生的影响,涵盖了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主要议题。虽然作者讨论的罢工案例与组织大多距今已经至少有十年的间隔,但是尽管当下的经济环境、劳动条件有所差异,文中所提到的工人组织模式、工厂管理层与政府的打压与分化在近期的工人运动中仍然持续出现。这些历史经验积累成的知识并不过时。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中国劳动法系统、资产阶级霸权和阶级政治

【实证翻译】中国劳动法系统、资产阶级霸权和阶级政治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开始正式生效,过去民间大多认为这部法律和相关法律建立起来的劳动法系统是偏向工人的,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但是本文作者在访谈了珠三角地区115名工人后,却发现劳动法系统有助于资本主义霸权的维持。所谓霸权,在这里指的是工人对于企业行为、国家、现有劳动条件的主动或被动地同意。作者发现,通过规范化、补偿、掩盖和转移等机制,劳动法系统能够缓冲工人对市场经济、国家以及党的激进的、根本的批评。例如许多受访工人认为司法系统独立于经济体系,相信国家站在工人一侧,认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同,只有后者是腐败的、偏向资本家的。
勘探师
【实证翻译】后社会主义时代中国与越南的养老金制度与工人抗争:对福利体制的分析

【实证翻译】后社会主义时代中国与越南的养老金制度与工人抗争:对福利体制的分析

在中国和越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福利,尤其是养老金制度,也随之改变。福利制度的变化导致了工人的抗争与动员,工人的集体行动也影响了相关法规政策的实行、监督以及制定。本文主要对比了中国和越南有关福利制度的两场大规模罢工,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回应。2014年,东莞裕元工厂60000名工人因发现企业没有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举行了大规模罢工,这引起了其它工厂工人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迫使企业和政府承诺纠正错误——尽管这些承诺并没有真正弥补工人们的损失。2015年,越南宝元工厂80000名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政府出台新政策,禁止失业工人提前领取社会保险资金,这次罢工最终导致该政策被撤回。
勘探师
【实证翻译】成长与告别: 辗转于城乡对流动儿童教育和就业的长期影响

【实证翻译】成长与告别: 辗转于城乡对流动儿童教育和就业的长期影响

近年来,虽然流动儿童在城市受教育的限制逐渐放宽,但是升学过程中各地方政策仍然对于非本地户籍人口做了区分,导致绝大多数流动儿童都难以进入公办学校而不得不在质量较差的民办学校就读。初中毕业后,流动儿童在学校中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学校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本文作者分别于 2008-2009 年和 2015-2016 年对在深圳读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了两轮访谈,研究了他们的求学经历和就业情况。在职业学校、民办高中、公办高中和返乡升学四种教育路径中,本文发现无论升学路径、个人能力、对教育的投资以及早期的职业抱负如何,流动儿童未来都会被引导到低技能的城市服务业中。
勘探师
【实证翻译】对中国海外劳工的法律救济

【实证翻译】对中国海外劳工的法律救济

根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总共派出51.8万工人至海外工作,这还不包括大大小小非正规的私营劳务中介。因为一带一路的政策大背景,许多工人从事建筑业工作,他们也常常遇到与国内工人类似的问题——欠薪、工伤、缺乏社保,以及高额不合理的中介费等。甚至,相较于国内工人,他们在异国他乡遭遇问题时处境更不利,工人诉诸法律途径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证据不足、难以找到代理人以及被告的非正式中介。即使部分法官倾向帮助工人,但各类障碍让工人难以诉诸法律途径。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中国农村县城的劳资关系、去人格化以及阶级身份的形成

【实证翻译】中国农村县城的劳资关系、去人格化以及阶级身份的形成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地区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出现了各种私营企业。原本在同一村庄生活、从事相似的农业劳动的人们,渐渐分化出不同的社会身份,即老板和工人。起初,小型私营企业主主要雇佣家庭成员或者同村村民,老板与工人间的关系相对非正式、个人化,这让雇佣关系更加灵活,给工人劳动更多的自主权,却也给双方都造成额外的情感和社会义务。随着规模扩大,许多企业不再雇佣亲属或邻居,开始推行更加正式的、去个人化的管理制度。
勘探师
统计局不再发布年轻人失业率数字背后的故事——和Eli Friedman的问答采访

统计局不再发布年轻人失业率数字背后的故事——和Eli Friedman的问答采访

2023年8月,统计局宣布停止发布中国青年失业数据。在此之前几个月,16到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的官方数字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就业市场形势不佳。国际媒体在报道时往往着重强调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和疫情的冲击,而忽视了对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现实的分析。最近,ChinaFile 与研究中国劳工议题的社会学家 Eli Friedman 就年轻人就业难以及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对谈,在失业率数据背后,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令人忧心的就业新形势和政治经济新动向。
勘探师
【实证翻译】没有工资的工作: 网络结构与中国建筑民工的抗议活动

【实证翻译】没有工资的工作: 网络结构与中国建筑民工的抗议活动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中国最弱势的劳工群体之一,因为在多级分包制度下,他们很容易被拖欠工资。本文作者通过在天津、深圳、南昌和韶关四地的实证研究,发现由包工头(劳务分包商)直接招募的工人,在被拖欠工资时不会采取集体行动——他们与包工头之间基于家族、地域或民族身份的强人际关系,让他们得以信任包工头,也要求他们不能通过反抗行动破坏这些关系。而由其他工人作为中介招募的农民工,则很有可能会诉诸集体行动。农民工与招自己进来的中介,以及这名中介招募的其他工人往往关系紧密。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中国环卫行业的非正规性与工作条件

【实证翻译】中国环卫行业的非正规性与工作条件

据“中国劳动通讯”统计,仅2023年上半年环卫工讨薪维权就有13起。在10年之前,环卫工的行动也相当频繁,2012年-2015年间,全国30多个城市就发生了60起环卫罢工。不过如果考虑到整体环卫工的人数,这些行动事件的数量仍然是非常稀少的。本期翻译的这篇文章通过比较温州和广州环卫行业的不同工作组织模式,试图理解为何有些环卫工常采取罢工行动,而另一些地区的环卫工倾向保持沉默。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为什么不投诉?中国农民工申诉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

【实证翻译】为什么不投诉?中国农民工申诉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

尽管农民工在工作中普遍(86%)遭遇违反劳动法的情况,只有少数(25%)会认为,自己的权利与利益受到了侵犯,并认为企业应对其违法行为负责。而这些认识到自己被侵权的农民工中,超过半数(约65%)会选择渠道进行申诉维权。为什么很多农民工不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或者不选择申诉?本文作者通过在东南沿海多座城市收集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与雇主来自同一地域的劳工,更有可能遭遇劳动法违规情况,并且较少认为这些情况是对其权利与权益的侵犯。也就是说,雇主与劳工之间共享的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更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被劳工接受。
勘探师
【实证翻译】农民工博物馆在中国:国家与草根行动中的农民工公共文化

【实证翻译】农民工博物馆在中国:国家与草根行动中的农民工公共文化

2023年5月,建馆满15年的北京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被迫关闭。在工人议题成为敏感议题的当下,一座民间打工博物馆不再有存活的空间。而博物馆的消失也从来不只是空间的消失,它意味着一种来自工人的、理解工人处境的视角正在被抹除。而究竟是什么样的视角被抹除了呢?这篇2020年发表的文章做了很细致的分析,透过与国家兴建的农民工博物馆进行叙事对比,作者认为:国家博物馆透过理想化、英雄化的农民工个案固化了以发展和市场为中心的视角,掩盖了对农民工的剥削与压迫结构;皮村打工博物馆则提供了反叙事,质问资本主义,将政治制度的暴力(户籍制度等)公之于众。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中国网约车平台的女司机们:女性团结、交流空间以及零工经济中的社会再生产与劳动过程

【实证翻译】中国网约车平台的女司机们:女性团结、交流空间以及零工经济中的社会再生产与劳动过程

滴滴出行是目前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尽管许多媒体报道和研究频繁聚焦这一行业,但鲜少关注其中近237万的女性司机。这篇文章的作者进行了17个月的研究,透过对30位女性司机的访谈和民族志方法,研究了她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经验。
勘探师
【实证翻译】富士康妈妈的困境:社会再生产和中国“零工制造”的崛起

【实证翻译】富士康妈妈的困境:社会再生产和中国“零工制造”的崛起

富士康公司,中国境内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曾经因为发生过工人跳楼事件、疫情期间内部感染导致员工大逃亡而臭名昭著。而近年来,富士康也在发生变化,富士康从主要由稳定雇佣的正式工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向了以零工为主的季节性雇佣方式。这样的雇佣方式虽然较无保障,却也受到了富士康工人的青睐。这篇文章首次透过民族志分析,探讨了郑州富士康工人(尤其是有家庭的女性工人)为何更偏向于选择这种不稳定的工作方式。作者认为,这种“霸权性不稳定性”的劳动制度背后是劳动生产、工人家庭生活、教育商品化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勘探师
中国工人与劳动议题媒体监测报告(舆论热搜篇)2023年4月-6月

中国工人与劳动议题媒体监测报告(舆论热搜篇)2023年4月-6月

《中国工人与劳动议题媒体监测报告》通过对社交媒体上中对于工人和劳动议题的记录和报道,来透视互联网上劳动者的处境和现实状况。每季度报告发布,分为舆论热搜篇和网络媒体篇。本报告为舆论热搜篇,旨在通过对中国四个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百度、今日头条、抖音——2023年4月至6月的热搜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深入研究和解析舆论对于中国工人议题的关注度和态度变化。
勘探师
【实证翻译】隐蔽的反抗:中国外卖行业的组织形式和外卖员的集体行动

【实证翻译】隐蔽的反抗:中国外卖行业的组织形式和外卖员的集体行动

本文通过对饿了么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外卖行业的组织结构,外卖员对平台和配送站的不满,以及几个典型的罢工案例。饿了么的外卖员长期以来受算法监管和严格的绩效评估控制,但外卖配送站点的分包模式为外卖员们提供了新的斗争筹码。外卖员们通过微信进行隐蔽、小规模的罢工,针对作为直接雇主的分包商,这种现象与其他国家外卖员的集体罢工行为有所不同,在维权效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研究者发现,尽管政治舆论环境日益受限,网络审查力度越来越高,反抗情绪和罢工行动仍然在外卖员群体中不断产生。
勘探师
疫情下的收入损失分析:零工、劳务派遣人员风险为稳定雇佣者的1.7倍

疫情下的收入损失分析:零工、劳务派遣人员风险为稳定雇佣者的1.7倍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早期(2020-2021),年轻人及有家庭者遭遇更高风险的收入损失,农村户口、低文化教育和低收入群体同样会因疫情而遭受更高风险的收入减低。也就是说,原本影响社会公平的人群结构性差异,在疫情流行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剧和恶化。针对雇佣身份的数据分析表明,雇佣结构的非正规化演变、不稳定化会加剧个体经济处境的脆弱性,令劳动者在疫情期间遭遇更大几率的经济损失。相应地,疫情加剧的经济不平等,也正在悄然加剧民众个体对于政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不满和消极态度,这些或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助燃剂。
勘探师
【实证翻译】暴风雨中的外卖骑手:平台不稳定性加剧与疫情对中国外卖骑手的影响

【实证翻译】暴风雨中的外卖骑手:平台不稳定性加剧与疫情对中国外卖骑手的影响

这篇文章通过对52位外卖骑手的访谈,分析了中国政府与外卖平台在疫情期间如何联手加剧了骑手工作条件的不稳定性。不稳定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高风险的工作环境:骑手家乡城市的严格防疫政策限制骑手外出就业,却不给他们提供生活保障。骑手因生计所迫,不得不暴露在病毒之下,他们说“如果你想赚钱,就不能怕死”。不稳定的收入:平台在疫情期间重新组织算法,骑手除了外卖食品订单之外还需要配送杂货订单。由于一次配送没有重量限制,再加上无接触配送与消毒等防疫要求,骑手工作量激增,还需要自费购买防疫用品。针对骑手身份的种族主义: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随之加剧了城市居民对骑手的排斥,骑手感受到了非人对待。
勘探师
【实证翻译】死亡、工伤事故、打击工会、定罪: 印尼和中国工人在巨盾镍业冶炼厂的命运

【实证翻译】死亡、工伤事故、打击工会、定罪: 印尼和中国工人在巨盾镍业冶炼厂的命运

今年初,在印尼的一个中资镍矿厂,两位工人在冲突中丧生。其中一名是印尼工人,另一名是中国工人。这起事件大多被媒体描述为工人暴动产生的悲剧,出资的德龙公司则声称这是印尼工人的反华行动。然而,透过这篇Project Multatuli所撰写的深度报道文章,我们才看见,杀死工人们的一直都是镍矿公司。工人们在冶炼炉爆炸中死亡、在高空坠落死亡、在传送带中被夹死、在绝望中自杀…… 还有更多的工人持续遭受污染的折磨、被拖欠工资的痛苦。当工人们连一件标准工作服都无法获得,只能穿着凉鞋和牛仔裤去工作时,所有的悲剧都是来自公司的恶意谋杀。
勘探师
【实证翻译】性别化的空间和劳工控制——对厄瓜多尔一个中资水电站项目的研究

【实证翻译】性别化的空间和劳工控制——对厄瓜多尔一个中资水电站项目的研究

本文作者在2013到2014年之间,对位于厄瓜多尔的可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项目(Coca Codo Sinclair,以下简称CCS)进行了研究。CCS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东部约170公里处,这里是安第斯高原与亚马逊雨林交界的地方,多条河流汇聚成圣拉斐尔瀑布。CCS由总部设在北京的央企中国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承建,资金来源是中国政府给厄瓜多尔的17亿美元贷款,厄瓜多尔同意通过原油出口偿还债务。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一些采访与观察的结果,展示了工程营地如何通过空间的规划,划分不同国籍、工种和性别的工人,并达成对他们生活与工作的管控。
勘探师
数据显示中国最低工资近年来增长停滞,增长率仅10年前的一半

数据显示中国最低工资近年来增长停滞,增长率仅10年前的一半

自2015年起,各省最低工资调整趋于停滞,上调频率下降,增长率降低。一方面,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率已由原来的至少两年一次,变为至少三年一次,甚至在疫情期间全面停滞。另一方面,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也大幅下降,平均增长率由2013年的约14%左右降到2022年仅有5%左右。此外,最低工资增长率也在2017年后开始低于人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成果无法被基层劳动者共享。
勘探师
【投稿】肇庆快递仓库调查报告

【投稿】肇庆快递仓库调查报告

作者访谈了广东一家快递物流公司的15位仓库工人,调查工资所得、工作时间、休假休息、工作量、劳动管理等具体的劳动条件。研究发现该仓库劳动强度高,令许多工人“熬不住”而在短时间内离职,形成了临时工常态化的现象。对于企业来说,这种用工手段让它们开脱了许多法律责任,包括不教社保费、劳务派遣公司乱扣费等问题。高度流动的临时工群体反而节省了用工成本。
勘探师
职业间及职业内部收入分化程度近年来持续扩大:富者越富,贫者薪资增长停滞

职业间及职业内部收入分化程度近年来持续扩大:富者越富,贫者薪资增长停滞

2018-2021年间,不同行业的基层劳动者间出现了收入分化,第二产业工人(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的工资收入增长率大幅领先第一产业(农林渔牧)和第三产业(服务业)。2021年最新数据中,第二产业工人的工资增长率较第一产业高3.64%,较第三产业高1.65%。另外,在同一职业内部,高工资收入劳动者和低收入劳动者间的差距也在扩大,富者收入越来越高,低收入者薪资成长几乎停滞。服务业各职业内部分化最严重,收入为前10%劳动者的工资为后10%劳动者工资的3.66倍。
勘探师
中国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达20.4%,接近OECD国家平均值2倍,东亚、东南亚国家中第三高

中国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达20.4%,接近OECD国家平均值2倍,东亚、东南亚国家中第三高

2023年4月,中国青年调查失业率达到统计(201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20.4%。我们比较中国与OECD发达国家的青年失业率变化情况,发现虽然2022年疫情后同样都经历了青年失业率飙升,但是在疫情过后OECD国家青年失业率已经恢复到较低水平,而中国青年失业率却继续攀升。另外,我们还比较了东亚、东南亚14国的2022年青年失业率水平,发现中国高居第三名,仅次于文莱、蒙古。
勘探师
【实证翻译】管制劳务派遣: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实证翻译】管制劳务派遣: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这是一篇2018年的旧文,但其中提到的劳务派遣、外包在今天却被滥用得更加严重。当时,劳务派遣工人数量已经增长到超过4000万,越来越多工人陷入无保障的临时工地位。国家不得不出手管制,人社部发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要求企业在2016年之间将劳务派遣人数控制在10%以内,并且,劳务派遣员工需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因此,这篇文章的题目才会是“猫捉老鼠的游戏”,猫是劳动部门,老鼠是企业。
勘探师
【实证翻译】去产能政策下,内蒙古民营煤矿关闭后工人被无声抛弃

【实证翻译】去产能政策下,内蒙古民营煤矿关闭后工人被无声抛弃

这篇文章聚焦在去产能政策时期,比较在煤矿关停浪潮的大背景下国营和民营煤矿工人的遭遇。主流媒体常常报道国有企业职工在煤矿关闭后有很高的再就业率,但却鲜少报道民营煤矿工人的出路。而后者恰恰是煤矿关闭后最受影响的群体。农村户口阻碍了这些工人转岗进入国营煤矿。他们与煤矿也没有签正式的劳动合同,导致被解雇时孑然一身,没有社保也没有补偿金。政府、司法部门更是对工人关上大门,不提供任何再就业协助或法律救济。如今,为了补足能源需求,许多内蒙古的民营煤矿开始重新运作,但工人们的处境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勘探师
货车集体停运、趴窝?司机们如何看待抗议行动与低运费困境

货车集体停运、趴窝?司机们如何看待抗议行动与低运费困境

4月初,一些货车司机在社交媒体上呼吁集体停运,以抗议当前低运费所导致的生活困境。然而,这一号召并未得到所有司机的一致响应,也未形成大规模的各地串联行动。本文通过抓取货车司机社群线上互动数据,重点分析货车司机对于停运的态度和自身处境的认知。数据显示,总体上支持停运的司机较多(44.75%),但仍有21.6%的司机出于团结困难、贷款家庭压力等原因反对停运行动。司机们对于行动的支持度亦存在地域差别,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司机对于行动支持比例明显低于其它省份。此外,司机们对于当前困境根源的理解也存在分歧,平台垄断、市场竞争、贷款购车、油费和过路费高昂以及交警滥罚款等问题为多数司机提及的困境。
勘探师
【实证翻译】研究表明工厂应用机器人后显著增加工人加班时间和精神压力

【实证翻译】研究表明工厂应用机器人后显著增加工人加班时间和精神压力

所谓的“机器换人”或智能化生产如何在具体地影响工人的劳动,仍然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它们让工人的工作更轻松、更简单了吗?让工人的压力减轻了吗?这篇研究透过对北京一家工厂工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给出的回答可能是悲观的:智能化生产简化了工作任务,提高了这些任务的工作效率。但同时,工业机器人显著增加了工人的加班频率和加班时间。工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也在应用机器人后增加。因此,机器人的应用加剧了内卷化,并且从宏观角度看,此趋势可能在未来更加严重。
勘探师
【实证翻译】向临时工转变: 中国制造业中的劳务中介和灵活用工体系

【实证翻译】向临时工转变: 中国制造业中的劳务中介和灵活用工体系

以“返费”为核心的临时工制度是为了工厂方便。如果是临时雇用的话,工厂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年度劳动成本。返费看似高额,但要求工人在不同的工厂之间不断寻找高额返费,增加了失业的风险。而且拿到返费需要完全服从工厂管理、保持高强度劳动,临时工在管理上遭遇更严重不公。有经验的工人表示,返费的主要来源是没有缴纳的工人的社保费用。也就是说,工厂和劳务中介把工人应得的社保当作额外奖励来发放。 劳务中介用各种手段规避对工人的劳动保障。这些方法包括签订合同时隐藏返费、用劳务合同取代劳动合同、让工人签署一份自愿放弃社保的声明。劳务中介与工厂的关系从派遣转变为外包,以此规避《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勘探师
2023年“两会”劳动提案回顾:基层工人视角缺乏,聚焦养老生育就业

2023年“两会”劳动提案回顾:基层工人视角缺乏,聚焦养老生育就业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共有66件与劳动议题相关的建议或提案获得媒体报道。大部分提案看似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名,但却大多围绕在生育、养老、大学生就业等三个热门议题;对于改善具体劳动条件的建议(工资、工时、劳动保护、劳动合同、职场压迫等)则是凤毛麟角。此外,大部分提案局限于白领视角,缺乏对基层工人的关注。参与提案的两会代表中,具有劳动者背景的仅3.5%。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为何加班?对于中国实际工时演变趋势和其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分析

【实证翻译】为何加班?对于中国实际工时演变趋势和其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分析

我们选取这篇文章作为劳动实证论文翻译系列的第一篇,因为其系统性地回顾整理了中国工时研究的主要成果:(1)农民工工作时长在既往研究调查中普遍位于每周65小时左右,远高于其它职业。(2)就业率和失业率是推动员工工作时间增长的首要因素,增加工作时间是个人避免失业压力、确保生存需要被满足的重要手段,大多数中国人对加班工作仍处于刚性需求阶段。
勘探师
2022年平均工时达到历史新高,我们为何这么忙碌?

2022年平均工时达到历史新高,我们为何这么忙碌?

你有没有感觉到,最近几年自己变得越来越忙,身边的同事越来越少?疫情期间许多新的工作形式也反而让自己更陷入加班的困境中。这并不是个别劳动者的经历,而是普遍性的工时增加、劳动强度提高。根据统计,2022年8月最新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劳动时间达到48小时,平均每周加班一个完整的工作日。全年前八月平均每周工时也相较2019年同期提高了1.39小时。疫情之下,新的劳动形式例如居家办公、闭环生产也成为推高工时的帮凶。
勘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