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师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与狼共舞?福利主义整合之下国家-劳工NGO关系的政治

【实证翻译】与狼共舞?福利主义整合之下国家-劳工NGO关系的政治

导读 由1990年代起,“劳工NGO” 对于沿海城市的工人来说,是他们在政府容许的渠道外得以组织的形式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待这种NGO的态度也是千变万化的。英国学者 Jude Howell 的论文纪录了这种拉锯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2012年前后,一部分NGO被收纳到福利供应体系,成为 “购买服务” 制度下的服务提供者。在这波收编里,不愿与政府妥协、以及倚靠国外基金营运的NGO位置显得愈来愈艰难。十多年后回望,这种做法或许可以视为2010年代末大力打压的前奏。 作者 Jude Howell 教授在2022年与世长辞。多年以来,她一直与中国的NGO和学术界维持良好关系,不单翔实纪录了公民社会在这片土壤发韧的历史,也受到NGO工作人员的尊敬。仅以本译文向 Howell 教授致上敬意。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非政府组织、NGO、劳工机构 译者:小凯 校对:ibrido 正文 原文:Shall We Dance? Welfarist Incorporation and the Politics
勘探师
【实证翻译】准备好的二号工人:中国游戏平台劳工的性别化劳动制度

【实证翻译】准备好的二号工人:中国游戏平台劳工的性别化劳动制度

导读 性别、平台、游戏和劳动,这四个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在作者的深刻分析中交汇,形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视角,生动地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这种交织不仅揭示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也让我们意识到,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性别问题和劳动问题并没有因技术的普及而迎刃而解。相反,旧有的问题在新兴领域中不断侵袭,甚至愈演愈烈。 回顾邱林川2013年出版的著作《信息时代的信息工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当时就已被洞察的问题,如新时代的“玩工”(playbor)、性别不平衡的网吧环境以及对技术的性别刻板印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值得我们关注,更应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采取行动,以实现实质性的改变。这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要义。 然而,游戏行业的性别现状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平台时代,数字劳动者的领域更加广泛,部分劳动甚至变得更加不可见。在作者所描述的现状中,打破那层看似中立的“游戏规则”不仅需要对现状进行批判,更需要思考可行的替代性方案,并对未来保持警惕。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技术与性别、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推动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数字社会环境。只有通过深入的反思与积极的行动,我们才能为实现性别平等和
勘探师
【数据新闻】年龄限制、超长工时、低工价的蓝领劳动市场——上海工业区招聘信息分析

【数据新闻】年龄限制、超长工时、低工价的蓝领劳动市场——上海工业区招聘信息分析

本文分析了上海某工业区5月-8月期间的4543则招聘信息,结果显示:(1)工人们在招聘市场上面临着严格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限制,学历要求较低,反映出企业对劳动力的低技能需求,只看重工人身体与形象。(2)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普工平均小时工价不足22元,且存在广泛的惩罚条款,使得工人即使完成部分工作也可能无法获得应得的报酬。(3)工时安排普遍以两班倒的长工时为主,每日12小时工作为主流且每周仅有一天休息时间,导致工人长期处于超时劳动状态。这些数据揭示出,经济不景气下,蓝领工人的就业形势和劳动条件相当严峻,不仅用人方招聘限制花样繁多,劳动时间超长,小时工价普遍低于法定标准,变相克扣工资极为普遍。
勘探师
【投稿】爆发叙事:新冠疫情下的中国女性移民工

【投稿】爆发叙事:新冠疫情下的中国女性移民工

导读 本文是我们收到的投稿。以新冠疫情期间关于移民劳工的爆发叙事为研究档案,本文通过文本和城市研究的方法,讨论了疫情开始后城市中务工的女性移民劳工在空间、就业和叙事话语上被排挤、被隔离的经验。以及她们如何利用城市现有设施为自己创造临时性的高流动性空间。另外,疫情加强了移民女工的流动,迫使她们更多地涌入零工和非正规市场,并以个体为单位作为一种大流行期间的特殊基础设施重新参与城市。成为了被限制流动的城市中流动性越来越高的人群。 本文指出,对中国移民劳工的爆发叙事往往以男性或者集体视角为中心,缺少对性别的关注。而对移民女工的关注过分脸谱化,缺少对女工自身的个体经验的叙事。在疫情的封锁和招工的限制下,大量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涌入零工市场,成为频繁穿梭在城市内的外卖员、快递员等。于是,在这种例外状态下,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居所和城市生存模式——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非常规占领。 一则围绕着一位移民女工阿芬的个人爆发叙事一定程度上揭露了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女性移民劳工在城市中的特殊空间迁徙体验。在疫情的例外状态下,移民女工的特殊迁徙和城市空间实践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结束的?这些女工的共同经历,又能以什么
勘探师
【实证翻译】威权体制下的运动导向劳工组织:以中国为例

【实证翻译】威权体制下的运动导向劳工组织:以中国为例

导读 这篇文章综合多种社会运动理论,分析了中国以运动为导向的劳工组织(MLNGO)如何诞生、发挥作用以及衰落。作者指出,胡温政府给了社会组织更大的空间,劳工组织抓住这一时代的政治机遇,运用三种主要策略推进工人的集体行动,分别是选举工人代表、推动与雇主的集体谈判与支持工人抗议。劳工组织会为工人提供各种资源,包括为工人进行集体谈判的培训、诉诸框架化的观念团结工人集体、通过制作工厂地图与建立联系网络等来动员工人。但在习上台后,MLNGO受到打压,劳工组织获取外国资金的难度增加。政府不允许MLNGO对工人有任何的组织与动员,多名劳工活动家被捕,仅有服务工人性质的劳工组织被容忍。MLNGO推动工人集体行动的作用因此弱化,甚至逐渐消失。 关键词:劳工NGO、工人运动、社会组织、社会运动 译者:烤冷面 校对:石榴 正文 原文:Movement-oriented labor organizations 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ase of China 作者:Elaine Sio-ieng Hui
勘探师
【数据新闻】“山河四省” 梗背后,地域间高教资源不均的事实

【数据新闻】“山河四省” 梗背后,地域间高教资源不均的事实

核心发现:随着2024年高考成绩在6月底公布,本年高考学生的升学去向也逐渐尘埃落定下来。去年同一时间,”山河大学” 这个网络梗说中了不少高考激烈省份的学生心声——要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一年过去,这种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省际之间高等教育投入差异,形塑了无数学子的高中生活。 关键词:山河四省、高等教育、高考、人口流出、随迁儿童 作者:小k、苹果派 编辑:眼睛 *本文为“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成果作品 去年6月,“山河四省”突然登上微博热搜。这源于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玩笑:只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的高考考生每人出人民币1000元,就可以打造一所综合性大学让这个省份的考生报读。显然,这则笑话之所以引起了共鸣,是因为它背后有血有泪——在这四个省份考高考确实很累。 一年后的今日,“山河四省”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则笑话背后的辛酸,是由哪些因素构成,又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哪些问题? 化成网络迷因的民意诉求 一年前爆火的网络迷因,最终还是难免淹没在日新月异的热搜话题当中。不过,迷因反映的辛酸、不满、
勘探师
【实证翻译】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移民工:在留下与回国之间进退失据

【实证翻译】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移民工:在留下与回国之间进退失据

导读 过往十年间,中国资本在海外的投资突飞猛进,随之也带来了大量中国在外国打工者群体。相比起「润」出国的年青一代,他们或许跟国内的外出务工者更为接近——抱着终有一天要回乡的心态在外打拼,最后却与务工地形成了藕断丝连的关系。甚至,即使已经在老家买房,还仍是要回到国外打工赚钱还房贷。 人类学家 Miriam Driessen 透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和访谈,细致纪录了中国在非洲务工者的生活轨迹。她特别针对讲述在外务工者夹在打工地和老家之间的尴尬状态,而各种传统观念又是怎样协助形成了这种状态。在民族志的体裁中,作者并没有明确明达出对这种处境的看法,但字里行间依然发人深省:中国传统的男/女角色定型、成家立室、生儿育女的观念,造成了多少各式各样的束缚? 关键词:海外中国工人、非洲、家庭、生育 译者:小凯 校对:深海鱿鱼须 正文 原文:Chinese Workers in Ethiopia Caught between Remaining and Returning 作者:Miriam
勘探师